遇到问题,我们的习惯是先责怪老天归根结底,人为排放才让我们自受其害有雾霾必有PM2.5,有PM2.5必有汽车雾霾制造了伤害 谁制造了雾霾昨日,北京冻雨雾霾齐现,造成大量交通事故。
2010年,一份由伦敦市政府主导的空气质量报告显示,每年大约有4267名伦敦居民因长期暴露在伦敦糟糕的空气中导致死亡。污染没有真正远离针对目前的汽车排污问题,伦敦市政府提出的目标是:短期内削减污染最严重的机动车的排放。
德黑兰政府不得不在30个工作日内给全体市民放假两次,污染假在全世界可谓独一无二。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出炉。在市中心设立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当年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霭,在1952年12月4日,变成了震惊世界的杀手: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浓雾整整有五天不散。首先,在洛杉矶市出售的汽车必须是清洁的,而且要求1994年以后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即时监测机动车的工作状态,让超标车辆及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
能大幅缓解令很多国家头疼的空气污染,英国动用的利器有四招:一是立法提高监测标准,改善空气质量。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控制汽车尾气排放,2003年2月,伦敦市政府在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开始对周一至周五早7点至晚6点半进入市中心约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机动车,每天征收5英镑的交通拥堵费,由此获得的收入完全用于改善伦敦公交系统。其中兰北片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并被划分为13个造地单元。
过去5年,甘肃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年都是全国倒数第一,但作为省会,兰州市区的新房价格却高达每平方米1万元以上,甚至不逊于西北第一大城市西安,形成经济落后与房价畸高的巨大反差。根据估算,这里的山头已被削掉了100米左右。这些山相对市区的高度只有三四百米,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上面零星有些低矮的速生植被,近山地区人烟稀少。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大卡车穿梭其间,将铲下来的黄土倒入100多米深的山沟里。
而那些寸草不生、渺无人烟的荒地,便自然进入到他们的视野。曾经的大青山工程,是兰州为一举解决空气污染与城市用地紧张而实施的一次壮举。
这位兰州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抬起手腕看了看他的专业户外手表,上面显示的海拔高度是1700米。直到最后,接力棒交到了太平洋集团的手上。根据甘肃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副处长牛剑平的统计,截至2003年,兰州共有26个大大小小各类开发区,在清理整顿后,依旧还剩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个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及6个产业聚集园。李丁感叹道,100米啊。
大青山海拔1689米,位于兰州东部。李长江补充说,除了太平洋,碧桂园公司也与兰州市达成了兰北另一片荒山的开发协议,但真正已开工的只有太平洋。即使所有的隐患与风险从技术上来讲都可解决,但最终还要看如何落实。兰州新城,会成为下一个大青山吗?在大浪沟工地上咆哮着的各种大型机械,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他的话,为隆冬时节大浪沟工地的繁忙景象做了注脚。这场当代愚公移山运动的远景目标,是要在这片连森林也不生长的荒山之中,全凭人力建造出一座碧水绿树环绕的兰州新城。
然而,施工不到1年,1998年4月,由于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大青山工程便停工了,此时,山体已被削低27米,而大气污染并没有得到改善。在兰州街头,如果你问当地人,兰州新城在哪儿,往往会得到好几个不同的答案。
截至2008年底,兰州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在全国53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4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位次排序分别是第49名和第52名,且排名仍呈不断后移的态势。按照兰州新区的规模,将来独立出去成为单独的一个市也有可能,杨永春评价说,更何况,新区的功能定位以工业园为主,又远离市区,客观上也难以缓解兰州的城市用地空间之困。但这些数字都没有超过兰州提出的目标根据规划,未来削山造地的总面积将达258平方公里,相比兰州目前2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这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兰州。大浪沟所在的兰州城关区,从2003年就开始谋划削山造地。这位经济学家又表示,咱们企业要务实,跟着政策走的风险很大,政策能不能兑现,是个问题。陕西延安近几年也宣称要推平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兰州:新愚公移山运动兰州似乎比任何一个城市都更加迫切需要土地,其削山造地行动是中国新一轮城市化的缩影2012年12月29日,刚刚落下的一场雪,使兰州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6度。这个工程量绝不是一年就可以完成的,如果顺利,整地工程至少需要5年才能完成。
而此次太平洋集团承接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造地单元,并只负责土地整理和基础配套设置建设,不涉及房地产开发,可以说是试验中的试验。其实大青山东面是兰州最大的钢铁厂,即使削山成功了,东风带给兰州的,也只是有更大的污染。
人造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隐蔽性,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远处,数十辆铲车一点点地啃噬着巨大的山体,在蓝天下扬起滚滚黄尘。
李长江解释说,将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全交给一家公司来开发,当时兰州市各部门对此意见不一,再加上开发商资金不足,这个项目尚未开工,就胎死腹中。该项目于2004年签约,当时有专家感叹,若如期完工,这里将会成为亚洲最大的人造平原。当时,城关区政府与甘肃中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计划削平包括大浪沟在内的约41平方公里的兰北山地。太平洋集团也并非兰北山区的第一任接盘手。
在2010年的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香港富丽集团和海锦集团宣布将对城关区青白石白道坪项目进行整体开发。湖北十堰自2006年就开始劈山造地,据媒体报道,至今已有30平方公里的造地成果。
他们不是在忽悠陌生人,而是确实无法分清当地五花八门的开发区。所谓投资220亿,造地25平方公里,只是太平洋集团与兰州市商定的远景总目标。
其实,兰州不止有这两个开发区。城区盆地一年四季少风,空气污染严重,它因此被称为从卫星地图上消失的城市。
中汇公司该项目的负责人张嘉良的一番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无论哪个地方,上项目不可轻率,搞开发也不能草率。记者在兰州市国土局资料室看到了龙湾港集团当时所做的厚厚一摞调研报告,从土地规划、水土流失、地质灾害评估、生态环境影响等各层面都做了详细论证。在此背景下,兰州新区与兰州新城项目又先后出炉,不免令人怀疑其政策的科学性。
挖100米的山,可要比填100米的坑费劲多了。他说,当时,为建九州开发区,兰州城区北部一条4.3平方公里的狭长山沟被削为平地。
一个工程的高调亮相在兰州生活了30多年,李丁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自然改造工程。现代愚公移山运动持续升温的现实背景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当年大青山的施工工地,如今已成为附近居民的一个菜市场。谈及对太平洋集团的印象,李长江连说了三个特别快,李强调,兰州非常看重太平洋集团的高效率。